close
第一雙棗紅色雨鞋,代表我也將成為農家婦女。.jpg

今年九月即將到位於嘉南平原的雲林,繼續另一個開始學生的新生活,在斗六居住的朋友們非常熱心,協助我找接下來暫居的住所,會特別留意附近的地理環境,看看是否有適合的田地可以耕種,或者半開玩笑的直接問房東太太,「有沒有田地阿?這一位小姐會種田唷~」在今年年初與幾位朋友在美濃,開始種植有機水稻田,真正下田去種稻,我有了新的身份--顧工農。

今年九月即將到位於嘉南平原的雲林,繼續另一個開始學生的新生活,在斗六居住的朋友們非常熱心,協助我找接下來暫居的住所,會特別留意附近的地理環境,看看是否有適合的田地可以耕種,或者半開玩笑的直接問房東太太,「有沒有田地阿?這一位小姐會種田唷~」在今年年初與幾位朋友在美濃,開始種植有機水稻田,真正下田去種稻,我有了新的身份--顧工農。

從小住在農村的我,過著猶如公主般的生活,父母親可說是杜絕了我們有接近農事勞動的機會,身為小孩的工作就是把書讀好,唯有讀書才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就這樣子一直到高中離開自己的家鄉,到外縣市地區讀大學,直到畢業之後,都不曾真正有機會接觸農業以及農務工作。

幾次在美濃地區做田野調查的訪談時,我們一直身附著「離農」的年輕人,當我們訪問有關農業相關的問題時候,口中說的語言與思考模式,與長久居住在農村,傳統老一輩的長者們,已經脫離固有的脈絡文理,只能片面式、段落式的訪談,進行到某一個階段時,無法再進行更深入訪談的部分,而感到挫折。雖然生活在農村,發現自己不夠瞭解農村的真實面貌,它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簡單、單純,享受過著田園生活,彈唱著浪漫情調。

【突破‧開始】

在去年,旗美社大兩位學員曾啟尚以及古文錦在旗美地區種植有機稻米,一鳴驚人之舉,使得立足於全台灣第一所的農村型旗美社區大學,除了積極規劃農村與農業學程相關課程,如:農產農銷不求人、稻米探索、農村解說員..等,並安排農業生態觀摩學習課程,帶著學員們觀摩台東有機農業與農場、體驗苗栗米食之旅觀摩課程,藉著觀摩旅行,學習他山之石的經驗,讓更多想從事農業的夥伴,可以有更多機會吸取新知,橫向聯繫學習管道、縱向串連有機生態的團體合作,身為旗美社大的工作人員,平日安排共同的進修學習讀書會之外,正當思索著我們是否還有創新、另類的嘗試,才能讓我們可以更接近農村的生活、當地的語言以及思考脈絡,其中有一位夥伴提議說:「不如我們來種田吧?!」

2005年初,幾位在鄉下從事社區工作朋友們認真的討論起來,「我們要不要一起來種稻?」

「心想著,對於農事我什麼都一竅不通,我在家也從來協助過任何一件事情,我真的適合嗎?」

「尤其我是女生,真的可以勝任嗎?」

但自己難敵心裡頭的另外一個自己,在我的人生過程之中,可能就這麼一次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種田,這樣子親身走進農事、現場學習是多麼可貴,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決定加入種稻行列。2004年的有機耕作兩位夥伴,於今年增加至十一位的年輕朋友夥伴加入有機耕作的行列,並成立美濃有機耕作隊,如此的團隊因為有彼此的鼓勵與相互學習、交工的默契,讓我們更加堅定投入有機水稻種植這一班車,這樣的堅定是來自心中對於土地的熱情,建立在彼此交工的信任,就開始我們務農的第一次。

【新身份】

身為七年級顧工農的我,對於務農,什麼大小事都是第一次,田裡的任何一切都感到新鮮,我會帶著自己的賞鳥帽、背著數位相機、穿著我最愛的棗紅色女用雨鞋,騎著機車到位於中壇與南隆交界的五隻寮,附近沒有民宅,旁邊有魚塭、鴿籠、羊舍,附近大多是一般慣行的水稻田地,為了區隔後面的慣行農田,我們劃分了一小塊的隔離帶,種了三排的玉米和幾株向日葵,要照顧主要生產耕作的水稻田之外還要照顧玉米。

打從今年農曆年初四開始,真正要照顧一塊兩分半的田地,邀集好幾位年輕朋友,合力將1520公斤的有機肥撒至田裡作為基肥。除了犧牲與朋友、家人出遊的機會之外,當天如果沒有這麼多的朋友來協助交工,可能我與另一位協同耕作的細妹仔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撒完。當農村身強力壯的男丁都沒有留在農村從事務農的工作,仍是需要很多大型的機械代工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有效率的完成工作,才不會延誤到作物生長的時間。水稻田除了蒔田、打田、收割..等工作,都是由專門的農家代工之外,種植有機水稻需要常常要到田裡搓草、撿福壽螺,都得由我們自己親自下田做。如果真的沒時間去做除草的工作時,還是得要請女工來田裡幫忙。

還記得有一天早上,約七點多,約了其他幾位細妹仔要到田裡搓草、拔草,不遠處來了兩位伯母,他們是對面田地的田主,跑來問我們說,「你們是不是那個中原廣播電台裡頭說的種田的後生仔阿?」「你們會種嗎?」「你們的草快要爬起來了,要趕快去搓草,不然你們的禾仔會被草覆蓋阿!」雖然他們對於我們這一群年輕人種田,仍保留相當懷疑的態度,另一個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他們對於耕作上所使用的詞彙,竟是如此的擬人化,農作物對於他們而言,如同真正有生命的象徵,土地與作物有著一種特別的感情與意義,作物的生長、開花、結果都與耕作農家們如此緊密,需要有相當程度的瞭解,才能各取所需,關係像自己的家人、親人一般,在農戶彼此間的「以物易物」間的微妙關係,盛情難卻的人情,又可以嚐到新鮮有機的食物,是金錢都無法去量化的數目與價格,那是關照你我之間真誠交心的人情社會,他們的生活與心靈,那是一種隱藏在心理層面的富有,只要有土地,就可以生活下去。

【新話題 有機與非有機】

因為種植有機稻作,跟許多務農的長輩們,聊天不在只是兩、三句或是無焦聚的閒聊了,開始從農作物開始聊起,「你們的稻出穗了嗎?」「已經轉勾了喔!」對我們種稻感到興趣,好奇的詢問,我們怎麼去種有機水稻,對於一般傳統農夫以經習慣慣行農法種植方式的他們,從來沒想過,如果捨棄了化學肥料、抑制蟲害的農藥,作物真的可以種的出來嗎?

我的好友阿文,他的父母親,兩個人與一隻溫馴的咪哥-喵喵住在鄉下,種植三分多的長豆農作物,傍晚趁著還未天黑前,把田裡得工作趕快做收尾,並盡快將剩下兩行的長豆灑完肥料。他們說,每天很早起床將長豆送到屏東九如果菜市場拍賣,而他們口中所謂的很早,指的是凌晨一點,通常那個時候,很多年輕人這時候可能還在電腦前敲敲打打還沒上床,他們就要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了。我們這些細妹仔,如果約說七點前要到田裡,可能就會有人說,「好早喔~可以晚一點嗎?」「能不能七點半或是八點?」原來我們耕田還是無法像一般的農民們,是跟著農作物生長的時間或是季節性而做調整,仍是帶著我們習慣的生活作息來耕作,或許突然改變太大,會因為睡眠不足而生病,或是正職的工作常常無法交差。
       

我問阿文的爸爸,「你們種豆子需不需要噴很多農藥?」他點點頭說,「要阿!一星期要噴一次。」我眼睛睜的很大說,「真的阿!你們自己敢吃嗎?」他們通常將這樣子的高經濟農作物賣給都市人吃,他們自己通常不會吃,他還不好意思的說,他警告他的兒子說,在都市不要吃豆子喔,那些很可能都灑了很多的農藥。

我隨即提醒他說,「其實噴農藥對你們生產者而言,對你們的健康也是會有影響的。」他指著長豆說,「可是消費者就是喜歡漂亮的外表的蔬果,如果坑坑疤疤的蔬果,他們根本就不會要買的。而我們的消費者還是需要再教育的。」對於種植有機作物,他們也想過想要來試做看看,在種植有機作物需要投注較大的風險,一般的小農,在個性、作法上比較保守,不敢冒險做太大的投資,並持著懷疑的態度,且無法馬上獲利,要他們怎麼認同與投入呢?可是在美麗的外表與含農藥的農作物,也就是消費者盲目追求,所謂「好看且美麗」的農作物,是否想過「安全」的農作物從哪裡來?是否真正關心過傳統菜市場或是超級市場的蔬果是從哪裡來的?是哪些農夫種植的呢?如果離開了農村,在外工作生活打拼求學的遊子,我們還可以怎麼做?特別自身親身種植之後,才知種植的辛苦與不易。

我們在後邊的隔離帶種植玉米之後,才瞭解玉米的蟲害相當嚴重,很快就被壞蟲吃光光,我們常常笑著說,「種有機,只能吃蟲仔吃剩的。」採收不甚好看的玉米,咬一口,試吃無農藥的玉米,就像是『龍貓』卡通中的小米妹妹,一大口享受玉米的鮮甜滋味,好吃到不行!

【新感受】

還記得,下著大雨的晚上,心裡面開始擔心起,這樣的雨勢會不會稻子會不會受到影響?引水口的進水口,不知道是否拴起來了沒?媽媽似乎猜出來我心裡頭憂心的事情。她說,「務農的人是沒日沒夜」,而且都要看天吃飯,天氣的好壞,溫度的高低,如果當季的節氣突然有所差異,農家人都會特別留意,氣候會不會有什麼異常的變化,他們的感官可是比誰都要靈敏,似乎可以預知下一秒鐘天氣的變化,那是要長久居住在農村的人,才能具備的能力。

在美濃有機耕作隊有務農經驗的夥伴們,以及高雄區農改場的老師在社區大學的課程,直接抵達現場指導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並觀察水稻的生長過程所遇到的問題,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疑問,農田即馬上轉變為我們學習的教室,自然的體驗,豐富多元的生態環境,在水稻田中慢慢出現,體認到生態的真實性,隨著水田上白鷺鷥的腳印在拔草、撿田螺,只聽其聲不見其影的白腹央雞,在田埂上騷動突然爬過的小蛇,以及久違不見的蚯蚓、豆娘、青蛙都來了。活生生的生態體系,對應在人與自然的關係,看見原本與自然相互尊重的面貌,很開心自己有機會稍微碰觸,農村中所蘊含深層的生活哲學。

    在種植至110天,趕著還未下雨之前,搶著收割五隻寮女兒田,收割機在不到半小時之內將兩分半的稻子,都全部化成一袋袋的黃澄澄的穀子,啟尚哥與國慶大哥開著農用貨車準備將穀包直接送往南隆的大型乾燥機烘穀,因為稻熱病的關係,收成量又更是少了些,不甚飽滿的穀子,放在手上,滿心感謝每位夥伴的交工協助,才能讓女兒田順利收成。看著我們的土地,心裡的感動猶如一包包豐足的穀包,就快要溢出,學習的腳步應該不停地滾動著,我知道,向農村學習的,還沒有結束。

【刊登於下一期青芽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mily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