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農]農村新鮮事 (16)
- May 19 Tue 2009 11:52
持續連播--嗷網路雜誌
- Apr 12 Sat 2008 10:00
花都開好了—記虎尾玫瑰花園
還記得兩年前,為了所上的研討會的盆花,專程騎著機車從斗六來到虎尾的玫瑰花園買花,雲林地區打出台灣的「農業首都」之美名,即使是在熱鬧斗六市區,周邊仍保有許多農地生產著各式各樣的農作物,一眼望去都是水稻、蒜頭…等糧食與經濟作物,位在虎尾台一線上,一處搭著白色棚子的玫瑰花園,遠遠望去,像是戴著一頂純潔的白色頭紗,在綠色波浪的稻田、紅瓦的合院,形成另一種不同面貌的農村景致。
- Feb 19 Tue 2008 14:27
【廣告】吃蕃薯的季節
- Sep 08 Sat 2007 14:51
【經驗說】會壞的食物是好的
星期六半當晝(九點過後),皮皮哥吵著說要去吃早點,不願在家隨便吃一吃,只好騎著腳踏車去村庄吃早午餐,九點過後,村庄一家中式早點,已經開始收拾店面,早點都賣的快結束了,只有起的晚的年輕人才在這時出來覓食,老闆娘說:「如果這時早點還剩很多的話,就麻煩了。」意指按照當地的作息,最早五點左右開始就會有人出來買早餐,六點至七點人最多,四點她就要起床開始準備賣早餐,不難發現這樣的作息時間,跟著當地農人的工作時間有著絕大的關係,連帶著影響周邊的行業時間。皮皮哥順帶一提,在美濃連飲料店早上八點就開門營業了,比對著雲科大的開店時間,跟著學生作息時間準沒錯,因應著主要客源時間,生意就不會太差。在農村像我們睡到八、九點的客人佔少數(相對於睡到中午的年輕人,我們算很早起床的了,嘻嘻..),只能吃賣到後面的早餐…,下次得早起吃熱騰騰的早餐啦!
吃完早餐順便買午餐的食材,今天中午想吃粄條,騎到一家熟識的店家向店家買生的(未經過料理的食材)粄條,我隨口問起,「粄條是向誰買的?」兩個人用手指了指方向,她特別交代我,粄條買回家這兩天要煮完,因她買的粄條米的成分比較多,賣粄條已有多年經驗的她透露,「我用手斟一下,捱就低ㄝ米ㄟ成份,有沒有加什麼其他的。而且我現在用的這一家粄條放兩天就會壞了,其他家的可以放好幾天。」(中文:我用手抓一下量,我就知道其中米的成分多寡,還有沒有加其他的東西。)她表示,有些時候,買回去煮的客人會跟他抱怨,向她買的粄條放兩天就壞掉了,其實大家都忘記米食本來就沒辦法久放,一定要在最佳賞味期食用,如果你買的米食,可以放超過三天,應該多少會放置些防腐劑。她認為價錢貴一點沒關係,吃的健康比較重要。另一方面,她所購買的粄條製作工廠,由於規模甚大,衛生局不時會抽查食材是否有符合標準,避免店家會摻其他加工品,吃起來會比較安心。之前曾經跟教米食的老師曾經討論過,米食是否可以作為伴手禮一事,老師認為保持食物的健康與新鮮,延長米食製品的保存期限,是無法做到;除非,我們要添加所謂在安全範圍的化學品,在體內累積多了,一定會有問題的。食物也是有生命的,超過時間沒有壞掉,那可能有問題,會壞掉才是正常的。
- Feb 07 Wed 2007 21:57
【休寒】美濃賞花去
美濃的波斯菊五彩繽紛盛開在一片片的土地上,週間就會看見稀疏的遊客進入美濃田間,當地的人說:外地人發花癲了。都跑來美濃賞花,造成我們當地交通壅塞,賞花固然是好,要注意人身之交通安全喔。
- Jan 04 Thu 2007 23:20
【20061231】訪竹子門發電廠
- Aug 09 Wed 2006 23:24
農村牌斗笠與束繩
趕緊到龍肚做斗笠相當著名的阿伯家去,再跟他買兩頂,並請他幫我在斗笠穿上紅白相間的棉線,讓戴斗笠者可以故固定於下巴,不會輕易吹走。每次去買斗笠,總是看著她的太太跟先生,兩人笑瞇瞇的談聊,雙手不停做著半加工的斗笠,斗笠內部網狀是從內門買來的,林阿伯再拿回來家中加工,從細竹片開始自己剖,滅仔(細竹片)、竹葉、帽緣的框、到固定都是手工製作,所以斗笠分兩種,一種是粗葉,一種是幼葉,定價分別是100元與150元。我在種田時,還特別買一頂,放在房間裡,去田裡通常還是會選擇攜帶方便的鳥帽(又稱賞鳥帽),斗笠帶著騎機車會飛走,我還不能像婦女,忙陽巾(包覆著頭巾)、帶笠蔴(戴斗笠)。
- Jun 27 Tue 2006 22:57
有機打動阿公的認同
- Jun 17 Sat 2006 00:42
文化地景之夥房給誰住
就連我跟別人初次見面時,老師、朋友都會先替我介紹「她是美濃那邊的人」,感覺美濃變成我的出產證明書,證明我是美濃出來的人,具有正面的象徵性,學術裡頭說的,變成我的第二個符號。
美濃的文化造鎮進行了一年的時間,根據農村經濟、文化地景、水圳生活、社會福利的部分,進行討論與規劃。造一個鎮,需要一段很長久的時間,從人的生活出發,找到主軸核心,美濃人的現在以及未來要怎麼過?即是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鄉鎮。美濃總人口約三萬五千人,每個階層、年齡層、生活圈、祭祀圈都可以劃出好多好多社群,每一個人對於生活的需求都不同,整合大家的共識與想法的確在短時間內,真的很不簡單。
- Jun 16 Fri 2006 23:52
巧遇收茶人
我們同時身肩文化資產目光的三加一人小組,隨即露出微微笑的表情,顯示出我們的友善,很想跟他搭訕聊聊天。不一會兒,他的位子就在我們旁邊,展開我們之間的對話。同時發現,車廂內的其他乘客,很多人目光投射我們這邊,也很想聽聽我們在聊什麼?
1. 陳阿伯,田中人,17歲開始到全台各地茶山,直接到茶葉生產地區向茶農買茶葉,已經做了54年。
- Mar 28 Mon 2005 23:02
高帽子的廚師來到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