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參與—是認識雲旭樓的開始              文/Eamily

從四月底開始,才真正把自己投入在關心雲旭樓保存運動,最早開始從雲中校友聽到關於保存雲旭樓耳語的話語,學生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與觀點,進而從支持變成反對,甚至因為許多情緒忘記對於文化資產最終的關懷。

為了理解並且認識雲旭樓的保存運動,我試著跟雲科大學生打掃雲旭樓環境開始以及參與認識雲旭樓的活動開始,想透過自己的參與,來理解為何要保存雲林國中校舍。
 

從活動中,我聽到年長八十歲的第一屆的校長講述以前雲林國中的歷史,精神奕奕的說著,在興建雲旭樓之前,由於地勢低窪帶著全校師生填土,好讓雲旭樓的校舍地勢升高,才不會容易淹水。我思考著現在站立的土地,是多少人流汗辛勤的填土而來的,才能讓雲旭樓這棟校舍才可以存留到至今。

 
雲旭樓外觀的折版式建築,像是陽光照射的光芒,象徵著當時是九年國教改革的年代,為了可以提升當地孩童的教育條件,特地在這個區域興建雲林國中,第一屆的校長身負重任帶領著教務主任、總務主任以及老師群,努力充實學校的軟硬體之設備,讓當時就讀雲林國中的學生們可以享有受國民教育的義務與權利,我想許多當時住在附近的學生及家長,應當非常感念雲林國中的興建,讓他們可以就近就讀求學。

校長的故事時光倒流般把我帶回當時情景,雲林國中的校友—妙祝,說起就讀雲林國中時,跑在學校的迴廊,長長的迴廊現在也只剩下一半,她的國中求學生活記憶似乎就硬生生的一分為二,掛著雲旭樓三個字的校舍連同剩下可見的迴廊,現在也面臨著拆除,滑落的淚水說著她的不捨之情。另一位校友,目前是鎮西里的里長,雲林國中當時佔地約為2公頃的校地面積,相對於雲林科技大學55公頃的校地面積,實在無法相比較,當時為了讓雲林地區的發展,擁有一間國立大學,培養優秀的人才留在雲林地區服務,提升本地的素質,有好的發展可能性,當時地方上協議決定雲林國中就遷校到其他地方興建新校舍,舊校址就讓出約一公頃面積,成就雲林科技大學的整體規劃與發展。留下來的雲旭樓,是雲科大第一任校長給雲林國中的口頭約定,留下來給雲林國中。另一重意義,更是感念雲林國中的師生們,成就了雲林科技大學的成立。

許多人的回憶與紀念性價值,常常隨著人們過往的歷史與經驗,讓文化資產更添增「人性」的生命光環。認識了雲旭樓之後,讓校齡18年的雲科大,變的好有歷史意義,雲科大如果跳過了雲旭樓這一段歷史意義,在雲林科技大學的教育史上變的沒有這麼豐富與精彩,在積極追求教學卓越的年代中,更是要站在前人歷史之上,再往前邁進,讓更多學生瞭解學習,從事教育事業,更是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觀念,才能引領學生找到人生的生命意義阿!

更多關於雲旭樓的訊息與故事:http://blog.yam.com/seeyouYL
歡迎大家連署,讓雲旭樓留下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amily1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