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參加完高鐵新竹站啟用典禮之後,隔天一早,穿越過層層的車水馬龍來到台灣第一學府--台大,之前在自由時報的一篇報導說:「80年農業史蹟 台大育種室 面臨拆」,引起我高度的注意,為什麼台大想要拆掉?那為什麼有人想要保留呢?一大早的台大校園,學生三三兩兩走進學校,由於我不清楚農業育種研究室的位置在哪裡,只好從警衛室一路問到農學院,再來有人提供先到農場辦公室再問問看,第二目標就是台大農場辦公室,殊不知台大的校園很大,路人隨便說一個地方,我就要走好一段路,轉出農學院之後,有一區是賣店,就可以看見好多人坐在大樹下吃早餐、唸書、討論、發呆、談情說愛,在這樣的秋日,暖暖的陽光與微微的涼風,還有市民帶著小孩家人到學校玩,校園彷彿是城市另一個花園,不只是單純提供學習教育的場所,我也是邊走邊享受這喧囂城市之外寧靜。我選擇在台大農場的專賣店點了一杯台大農場熱咖啡與一粒紅豆麵包,靜靜的享受台大農場生產的食物。再繼續找尋台大育種研究室,過了一座拱橋之後,就看見農場的入口,駐留瀏覽了一會兒農場的導覽圖,一走進去辦公室的區域,我就看見報紙上寫的台大育種研究室了,很興奮的又在農場辦公室遇見熱心的技士,幫我簡介一下育種研究室以及周邊的環境,並且幫我聯絡系上的老師,讓我進去參觀內部的空間。三排長條的日式房舍以三合院形式座落,合院中間的合埕變成花圃與停車場,低低的尺度讓人一開門就可以看見其他間教室,很親近也很方便,在許多的傳統農村的建築,也是這樣子的形式,可能早在帝國大學時,日本人就有這樣的想法,三棟老建築距今已有八十年的歷史,只有農場辦公室列入歷史建築,其他兩間都還未列入歷史建築,由於最近台大面對「農學院農業生物資源大樓規畫興建」,計畫將農業陳列館遷至農業育種準備室,引發台大校史館助研究員張幸真及部分師生、校友大聲疾呼搶救,希望可以保留珍貴的農業史蹟。
好在我離開之前,技士大哥又幫我聯絡到老師,得到老師同意之後,請研究生幫忙開門帶我參觀內部空間。大門一開,木質地板,一踏進去的地板還有點蹋陷,大木構桁架,天花板下一排的小閣樓,聽學生介紹裡面放著帝國大學時代、日治時期..各個年代所留下來的儀器、標本、資料…等,還未整理。看著哪些年紀比我大好多好多歲的文物,裡面隨手即是的文物,相當珍貴的。你說台大是一個老學校,到底有多老,在這一間研究室,我看見也感覺到了。目前作為學生田間準備工作室,內部空間擺放的方式,大部分的家具都是使用以前所留下來的,並無太多新增的家具。特別是此排後面白蟻蛀食的很嚴重,怕主結構不穩,很難預料那一天會倒塌,在日式的大木構架的修繕與維護,需要花很多經費來維護,研究生表示「之前學校方面還有撥款維護農業育種研究室,像是更換屋瓦、抽換被白蟻蛀食的木樑…等。」「而現在對校方提出申請都是以暫緩辦理為理由回覆,很令人擔心,會不會暫緩辦理到這棟建築傾倒?」參與保存農業育種研究室的學生,抱持著很樂觀的態度與想法,「如果學校都一直不給予正面的回應,將會直接報請台北市政府或文建會,申請相關補助來維護農業育種研究室。」目前這整排的建築空間是作為農業學院三位老師的研究室,其建築內部都一直有人在使用,內部的空間到處都可見帝國大學時期、日治時期、戰後時期,各個年代所留下來的儀器、工具、文件、種子標本…等,農業相關的文物都相當豐富,堆積在小閣樓的文物都陸陸續續整理與登錄。為了此次的保存運動可以彰顯其重要性,研究生則表示,「在本月的23號,辦理磯永吉的紀念會,邀請重要的人物出席紀念會,藉此將更加凸顯這棟農業育種研究室的在農業發展史上的重要性以及亟需保留的價值。」
台大的校區應該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的校舍、教室,得需要慢慢建立做全面性的基礎資調的調查、紀錄、研究,將台大校區具有歷史價值性的文化資產做全面性的保存,做區域的保存規劃,將周邊的環境與無形文化全部納入保存範圍,而不是為了興建一棟新大樓,又開始才討論歷史建築物開何去何從,在世界遺產的憲章未來朝向整體區域性保存的概念,才能完整呈現當地的歷史價值與文化氛圍。
留言列表